北京市气象台2023年7月21日15时升级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信号:从20日傍晚开始,本市已出现明显降雨。21日11时25分,北京继续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。
降雨过后,走在银保园里您会发现除了个别步道略有积水,完全看不出来刚刚过去的这场强降雨留下的痕迹。这些都得益于银保园从建筑到绿地都基于“海绵城市”理念设计建设,下沉式绿地集水、人行步道渗水,就连与步道相连的廊桥都具备渗透、集雨功能。路面用透水砖铺装,但正下方藏了一个引流夹层,专门引导渗到透水砖下方的雨水,并接入附近的土体,为土壤补水,间接回补地下水。它们像一块块散落在园区里的“海绵”,用渗、蓄、滞、净、用、排等方式,迅速帮雨水找“家”,避免内涝积水。
作为北京市绿色生态试点园区,北京·银行保险产业园是一个开放式园区,位于园区中心面积4万平方米的共享式花园,住在附近的不少居民都爱带着孩子来这儿散步休闲。在居民眼里,吸引他们的是大面积绿地和高低起伏的景观,而它更是园区的一块天然“海绵”。
整个花园是一个下沉式的设计,为的就是在降雨过程中,让地表径流都朝花园的最低点流去,通过植被和土壤的涵养,让雨水慢慢下渗,营造人工湿地的同时涵养地下水源。在建设花园的时候,特意原地造景,将挖出的土方堆成小山坡,看上去营造了高低起伏的景观,实际上是帮助雨水聚集。花园满眼都是绿色的草坪或植被,只有两三条宽一米的铺装步道环绕其中,是通过尽量减少硬化铺装,让雨水最大范围自然下渗;并在铺设步道时采用透水砖和透水混凝土,提高雨水下渗率。
在银保园的其它地块也应用植草沟、蓄水池、屋顶绿化、透水砖等设施,让园区的雨水有效收集利用。屋顶雨水经落水管进入弃流池初步沉淀后,一部分进入循环水景,另一部分通过层层台地滞留、净化、下渗,径流部分获得最长线的行走距离,汇入下沉花园。同时道路雨水从开口道牙经过台地净化,干净的雨水也汇入下沉花园。当雨水量超过设计容量时,过多的雨水通过溢流装置进入地下贮水池。目前,园区的绿化灌溉用水大部分来自收集的雨水。
北京·银行保险产业园作为国家级金融创新示范区,是一个兼具研发、办公、生活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产业园区。多元的公共绿地空间+ 宜人的环保园区+ 完善的城市慢行系统,为入驻企业和员工生活提供丰富、趣味的亲自然空间。同时充分考虑发展的可持续性,将高效节能设备、节能照明、雨水回用、节水喷灌、自然采光等硬核技术融为一体,形成了一座循环流动有生命的生态园区。